观察:玻璃产业链陷入“两高一低”困局
作为产业链上下游品种,纯碱与玻璃在现货层面唇齿相依,在期货层面联动性也很强,纯碱与玻璃期价具有较高相关性是产业链特性使然。
当前,玻璃产业链上下游呈现较为明显的特征:玻璃和纯碱市场深陷“两高一低”困局。尽管有着共性,但“两高一低”的含义却明显不同。
今年以来,纯碱的“高生产、高刚需、低库存”与玻璃的“高生产、高库存、低需求”的格局,导致两个市场走势“分叉”。玻璃市场的“旺季不旺”与纯碱市场的“淡季不淡”再一次刷新传统认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得益于自身供需的改善,纯碱价格走势明显好于玻璃。今年支撑纯碱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企业库存偏低且未如预期般季节性累库,二是出口保持高景气度以及光伏玻璃带来需求增量预期。
在光大期货分析师张凌璐看来,上述因素也关系着后期纯碱基本面的变化。除此之外,玻璃产线冷修进度和光伏产线投产进度对需求端有着重要影响,而中下游采购节奏则会决定阶段性需求。
相较于仍处在“高光”时刻的纯碱,在经历了两年的高利润后,今年下半年以来,玻璃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企业普遍陷入亏损窘境。
据了解,当前玻璃行业面临的是“高生产、高库存、低需求”现状,企业压力既有行业周期的成分,也有外界因素的成分。
“2020—2021年,浮法玻璃供应由偏紧转为偏松。今年上半年,玻璃企业苦苦支撑,日熔量尚可维持17.4万吨。”申万期货能化分析师陆甲明表示,但进入下半年,玻璃企业检修力度加大,目前日熔量已回落至16.4万吨。近三周,玻璃企业库存超过6100万重箱。在生产利润受到挤压的当下,检修或是企业维持经营的“上上策”。
“从房地产市场来看,最近虽利好消息频出,但行业修复仍显缓慢,决定了玻璃需求偏弱的基调。”张凌璐进一步表示,玻璃下游深加工、终端地产企业资金紧张,回款相对缓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备货热情。
这一点,记者也有深有感受。2020年和2021年年底,玻璃市场均呈繁荣景象,贸易商、下游备货抢货频现。然而,今年市场明显“降温”。
今年年底贸易商备货成色不好,不是因为玻璃价格问题,而是因为下游钢化厂资金问题。由于地产表现疲软以及深加工环节受地产资金回款拖累,贸易商心态发生变化。
据贸易商反馈,在资金好转以及绝对价格优势出现之前,他们备货囤货意愿不大。目前,贸易商都在等待玻璃企业的冬储政策,或许会提供一些备货动能。
眼下,玻璃产业链陷入“两高一低”困局。即便供给端条件有利,但因需求预期并不乐观,也较难形成有效共振。对于产业链而言,一面看冬储玻璃保价政策,一面看生产线冷修幅度。或许,它们就是短期“破局”的关键。
相关阅读
-
上甲·超级交易者俱乐部杭州站正式揭牌...
6月21日,由上甲-期货交易者平台(下称上甲)主办的“上甲·超级交... -
生猪:端午节假期猪价偏弱运行,月末或...
端午假期期间,终端消费提振不及预期,加之养殖单位出栏积极性偏高,供 -
建筑钢材:高温多雨需求偏弱,节后建材...
节前建筑钢材价格偏弱走势,高温多雨天气下,市场节前补库积极性不高, -
废钢铁:市场情绪回落,价格高位回调 ...
在经历最近一轮上涨过后,废钢铁价格上行动力减弱。节前备货情况一般, -
世界短讯!豆粕:降水引发美豆价格回调...
端午节假期间美豆期货价格整体回落,大豆产区的降水预期成为行情变化的 -
LME调整部分商品保证金标准 今日热讯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公告,将铜的保证金从680美元 吨下调至63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