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市场坚实人民币现金需求 积极探索现金管理之道

2022-02-25 14:54:53    来源:浙江法制报

近日,笔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银行依法对32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作出经济处罚,处罚金额从1000元至10万元人民币不等。同时,人民银行介绍,社会公众遇到拒收现金行为,可依法维权。

近些年,移动支付的快速兴起使得人们使用实物现金的频率越来越少,一些线下机构拒收现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然而事实上社会对实物现金的需求是否在大幅减少?此前发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停办现金业务是否可取?金融机构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民币现金管理?

坚实的人民币现金需求

2021年全年现金净投放6510亿元,截至2021年末,我国流通中现金(M0)达9.08万亿元,同比增长7.7%。中国人民银行这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现金需求依然旺盛。

尽管移动支付盛行,但M0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这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组织的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表示。

现金服务在当前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恢复以及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奠定了现金高位运行的合理。此外,随着中西部地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吸引农民工本地就业,其现金投放快速增长。精准扶贫、移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也加快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货币化速度,助推当地现金投放。

“宏观层面,国民经济增长对现金需求增长起到了支撑和拉动作用;中观层面,部分发达地区由于民营经济繁荣、小微企业活跃,现金需求始终较为旺盛;微观层面,不少个人和小微企业仍存在较坚实的现金需求。”范一飞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当前现金需求仍然较大的原因以及现金服务的重要性。

较大的人民币现金需求来源于哪里?

根据央行2021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私现金业务量占客户现金业务量超90%,柜面现金存取又占现金存取总量超70%,是现金服务的主要渠道。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是现金收支主要机构,2021年上半年,这三类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和支出在全国占比分别达85.5%、87.3%。

由此可见,由于现金使用门槛低,支付快捷等,广泛适用于老年人、农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特定群体。一些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地区,现金支付稳定可靠,更受人民群众欢迎。

停办现金存取业务是否合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家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加足马力。但能否因经营数字化转型而停办现金存取业务?2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组织的人民币现金服务工作座谈会上,范一飞作出明确表态——“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

2022年春节前夕,北京中关村银行和辽宁振兴银行分别发布公告表示,将停办现金存取款业务,停办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面和ATM机自助渠道。公告一出,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从实践看,线上交易由于条件所限,在支付方式中未能支持现金收付款,大多数人可以理解。但如果更多的线下机构拒收人民币,或对现金支付采取歧视手段,将影响人民币的正常流通,也给习惯使用现金的人群带来不便。

“确保银行不停办现金业务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体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说,现金服务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一项金融服务,也是银行的一项基础性业务。现阶段随着移动支付等业务快速发展,尽管现金业务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现金业务对于老年人、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仍然是必需的。

积极探索现金管理之道

银行开办现金业务的确需要负担一定成本,但相较于直接对现金存取业务“叫停”的做法,积极探索人民币现金的科学高效管理更是明智之举。

“对于大额或大量小面额的现金支取需求,招商银行提供手机银行APP、企业网银、电话银行、柜面等多渠道供客户进行预约,客户预约成功后,通过智能集中调配流程高效完成现金备库和网点配送。”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王良对如何更加科学地管理人民币现金进行了介绍。

据了解,招商银行集约化和科技化的现金管理体系,提高现金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能降低现金占用成本。

科技赋能银行现金管理,一方面是银行在面对现金需求时的有效数字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银行机构以人为本,紧贴群众金融需求,服务客户至上的情怀和意识。

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人民币现金?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提高认识,不片面追求数字技术发展速度,不简单转嫁必要的服务成本,平衡好客户需求、运营成本、风险防范等关系,特别是具备条件的银行金融机构应适当保留人工服务窗口,适当地提供现金收付业务。

标签: 招商银行集约化 现金管理体系 现金服务效率 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