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侵权隐患、服务乱象…盘点2019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1月13日,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2019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奔驰车主哭诉维权引起各界反思、“双11”被指规则复杂暗藏消费陷阱、AI换脸软件爆红却涉嫌侵权、“直播带货”中的消费问题频现、培训机构跑路学员退费无门还陷“套路贷”、上海迪士尼禁止外带食品惹争议、视频网站超前点播付费模式引发争议、炒作经济热潮下存在消费侵权隐患、中消协首例公益诉讼调解成功、知名品牌家电特约售后服务乱象被曝光。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奔驰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虽是个案,但其背后折射出汽车消费领域维权困难的现状,同时也反映出汽车行业存在产品质量缺陷、厂商经销商销售套路多、售后服务不到位等乱象,值得各界反思。针对汽车消费维权难,舆论认为,有关部门应通过采取完善消费投诉机制、畅通投诉渠道、简化投诉流程等举措,以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2019年12月,国家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表示,目前新版汽车“三包”政策正在抓紧修订之中。舆论期待,新版汽车“三包”政策可以进一步规范汽车市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9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上海迪士尼禁止外带食品惹争议。舆论压力之下,上海迪士尼做出相应改变,表示允许游客自带食物入园,承诺加大安检设备投入,优化游客入园体验。此次事件肇始于“一个大学生的坚持维权”,而终于“换来万千游客方便”,不仅推动了企业规则的变更调整,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打破了“沉默螺旋”效应,可视作消费者维权的典型案例。
2019年8月至9月,某AI换脸软件受到热捧。用户使用该款软件,只需上传自拍照片,即可生成“换脸视频”,将自己变成影视片段的主角。但该软件在走红的同时,质疑其涉嫌侵犯用户隐私的讨论也受到舆论高度关注。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经济形态下,以逐利为主要目标的公司很难主动割舍数据带来的竞争优势,仅靠企业“自律”,用户隐私难以获得保障。
在十大热点中,互联网相关的消费维权热点占据了3席,除了“双11”规则复杂,“直播带货”中的坑也不少,而年底网络剧《庆余年》热播,腾讯、爱奇艺两大视频平台的“割韭菜”行为,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普遍不满,显示出互联网正在成为消费维权的重点领域、难点领域。
针对直播带货,中消协认为,首先,平台要完善诚信评价机制、提高准入标准,做好自律。同时要引导、敦促主播在相关领域形成更强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度,做好对平台内商家与主播的他律。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快“直播带货”法治化监管建设力度,提高直播带货违法成本,增强监管震慑力。对于出现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带货”行为,应依法从严查处。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
上甲·超级交易者俱乐部杭州站正式揭牌...
6月21日,由上甲-期货交易者平台(下称上甲)主办的“上甲·超级交... -
生猪:端午节假期猪价偏弱运行,月末或...
端午假期期间,终端消费提振不及预期,加之养殖单位出栏积极性偏高,供 -
建筑钢材:高温多雨需求偏弱,节后建材...
节前建筑钢材价格偏弱走势,高温多雨天气下,市场节前补库积极性不高, -
废钢铁:市场情绪回落,价格高位回调 ...
在经历最近一轮上涨过后,废钢铁价格上行动力减弱。节前备货情况一般, -
世界短讯!豆粕:降水引发美豆价格回调...
端午节假期间美豆期货价格整体回落,大豆产区的降水预期成为行情变化的 -
LME调整部分商品保证金标准 今日热讯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公告,将铜的保证金从680美元 吨下调至63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