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打造“可邑小镇”闯出乡村振兴之路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森林覆盖率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发源地。近年来,可邑村依托优势资源,围绕全域旅游示范打造,与国有平台公司联营共建,打造“可邑小镇”,实现文化旅游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闯出了一条文旅产村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可邑村已有360年的历史,彝族传统民居、文化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至今保存完好。2014年,可邑村正式与弥勒市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小组+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农旅融合主导产业,公司与村庄实现双赢。
小镇建设过程中,可邑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将集体和村民耕地、林地2700余亩租赁给公司开发农耕体验、农业研学、户外拓展、丛林穿越、林果采摘等体验式农旅项目;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民族歌舞演艺平台、就业创业劳务平台,畅通农产品出山的销路,村民成了景区导游、演员、服务员。目前,可邑村50%以上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全村年劳务工资收入达500余万元,人均工资达1.6万元;累计引导带动周边村民开办乡村客栈、农家乐、特色餐馆、手工作坊等市场主体61家,户均增收5万元,202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
除了“企业搭台、村民唱戏”,“保护优先、共建共享”也是可邑村推进产村融合、文旅融合的有效经验。
“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接触外来游客多了,抱团闯市场的能力更强了。”蚂蚁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曾虎龙说,如今,大家对于家乡古村、老屋、自然生态保护的意愿更加强烈,在企业的帮助下,大家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价值,发展文创、餐饮、民宿、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产业,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
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公司和村组共同制定了“我的村庄我来管”景区卫生管理考核办法、考核标准,每年对村内农户门前、庭院、屋内环境进行考核评比,发放卫生管护补贴,以奖代补调动村民参与可邑村建设发展的积极性。
2022年1至7月,可邑小镇实现旅游总收入430余万元,接待游客22万余人次。
标签: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 可邑小镇 乡村振兴 民族手工艺制作
相关阅读
-
义马农商银行:展示职工风采 提升服务...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郭雅心5月18日,“义马市第十四届大樱桃文... -
郏县联社召开2023年一季度业务经营分析...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王琳琳于露近日,郏县联社召开2023年一季... -
当前关注:农发行周口市分行:三项措施...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雷浩信贷档案是银行与客户间债权、债务关... -
孟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顺...
河南经济报记者杜美丽通讯员李扬5月19日,孟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 -
焦点速递!急客户之所急——中信银行郑...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宋金兰近日,一名客户来到中信银行郑州分... -
新郑农商银行:持续推进“信用村”评定...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王丽敏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