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金银花田蛴螬防治有技巧
【资料图】
9月5日,从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获悉,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豫北试验站团队在金银花田蛴螬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金银花是河南省传统道地药材,在封丘县、新密市、淅川县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近年来调查发现,除草剂滥用、地下害虫危害是造成金银花植株死亡的重要因素。随着金银花种植年限的增加,地下害虫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地下害虫蛴螬啃食金银花根部,造成植株营养不良,树势早衰,严重时将根咬断,使植株枯黄而死。同时,金银花根部被啃食后造成的伤口,极易导致病菌侵入,加剧根部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从而造成金银花植株成片死亡。地下害虫危害不仅导致金银花减产,而且造成药材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金银花种植业的发展。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综合试验站、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豫北试验站团队专家通过多年在封丘县、新密市、淅川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和田间挖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危害金银花的蛴螬主要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和小黄鳃金龟等种类,其中华北大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分布较广。7月-9月,蛴螬(金龟子幼虫)主要分布在浅表5-10厘米土层中,以1-2龄幼虫为主,是防治的最佳时期。调查发现,每年春季和夏季进行过药剂防治的金银花田,虫口数量相对较低;管理粗放,田间杂草丛生,未进行过药剂防治的金银花田,金银花被害株率几乎达到100%,一般单株虫口数量4-50头,最高可达60多头。
造成金银花田蛴螬危害成灾有以下两方面因素:农户田间管理技术落后,对地下害虫的认识不足,防治意识淡薄,防治不到位,造成蛴螬种群数量逐年积累,最终爆发成灾;地下害虫发生危害比较隐蔽,优势种群及发生规律也因地而异,药农的防治时机不恰当或防治措施不正确,防治效果差,农药残留超标,导致“虫子没防住,药材品质下降”。
为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蛴螬,专家提出以下建议:建园栽苗前,用5%吡虫啉或辛硫磷颗粒剂500克/亩穴施或用7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蘸根后移栽;成虫出土期(4月-7月),田间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降低田间产卵量;抓住幼虫防治窗口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金龟子产卵和幼虫孵化高峰期,用25%氯氟·噻虫胺微囊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喷淋金银花冠幅下部土壤,间隔2周左右再用药1次,能很好的防治当年金龟子幼虫,降低虫口基数。(戚文平 高素霞)
标签:
相关阅读
-
义马农商银行:展示职工风采 提升服务...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郭雅心5月18日,“义马市第十四届大樱桃文... -
郏县联社召开2023年一季度业务经营分析...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王琳琳于露近日,郏县联社召开2023年一季... -
当前关注:农发行周口市分行:三项措施...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雷浩信贷档案是银行与客户间债权、债务关... -
孟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顺...
河南经济报记者杜美丽通讯员李扬5月19日,孟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 -
焦点速递!急客户之所急——中信银行郑...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宋金兰近日,一名客户来到中信银行郑州分... -
新郑农商银行:持续推进“信用村”评定...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王丽敏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