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和“三农”提供担保644亿
南方网讯 笔者从广东省财政厅最新获悉,随着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推进,我省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担保业务规模644亿元,占在保业务比例超过90%,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1.5%。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省财政统筹安排50亿元支持构建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目前已实现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全覆盖。我省还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2021年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40家;对纳入名单内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落实财政部门出资人职责,优化绩效考核评价,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主责主业,扩大为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规模,降低担保费率。
截至2021年底,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业务规模712亿元,同比增长98.27%,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担保业务规模644亿元,占比超过90%。
同时,广东落实财政资金奖补支持,建立常态化、多层次资金奖补政策体系,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业务给予保障。2021年安排财政资金9809万元,对单户金额1000万元以下、担保费率1.5%以内的小微担保业务给予0.5%的费用补助;对省融资再担保公司纳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授信范围的代偿损失给予50%的分担补偿;对农业信贷担保等政策性业务给予2.5%的奖补。
今年,我省将新增安排财政资金1403万元,对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合作规模较大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奖补激励,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主动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降低服务门槛,提高服务能力,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担保产品。
此外,广东还将发挥省级龙头机构辐射作用,发挥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职能作用,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省各市县的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对接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专注解决“三农”融资难题。目前,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已累计为21227户次“三农”主体提供担保服务133亿元。
广东还推动省融资再担保公司与银行机构建立“总对总”合作机制,引领各级银担合作,引导银行机构在担保授信准入、免收保证金、担保放大倍数、利率水平、续贷条件及放宽代偿期限等方面提供更多优惠。
省融资再担保公司还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地市担保机构,构建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地市担保机构和银行机构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2021年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业务合作规模235亿元,同比增长164.32%。
南方日报记者 唐亚冰 通讯员 岳才轩
标签:
相关阅读
-
义马农商银行:展示职工风采 提升服务...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郭雅心5月18日,“义马市第十四届大樱桃文... -
郏县联社召开2023年一季度业务经营分析...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王琳琳于露近日,郏县联社召开2023年一季... -
当前关注:农发行周口市分行:三项措施...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雷浩信贷档案是银行与客户间债权、债务关... -
孟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顺...
河南经济报记者杜美丽通讯员李扬5月19日,孟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 -
焦点速递!急客户之所急——中信银行郑...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宋金兰近日,一名客户来到中信银行郑州分... -
新郑农商银行:持续推进“信用村”评定...
河南经济报记者杨磊通讯员王丽敏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