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焦点短讯!苹果到底还要不要套袋

2022-07-04 09:57:10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陕西省洛川县,免套袋苹果园。


(相关资料图)

扫码阅享全文

“套袋的初衷是为果实人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生产出好吃又好看的高档苹果。但由于人们过分依赖套袋技术,也让苹果套袋生产正面临诸多困境,比如套袋产生了很高的成本,并且套袋所用纸袋,以及摘袋后铺设反光膜也产生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消极影响。还有,套袋套出的苹果好看却不好吃!”这是山东一位基层果业工作者对苹果套袋的真实认知。

我国是全球苹果生产第一大国,常年苹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2021年,我国苹果种植面积2950多万亩,产量4200多万吨。其中富士系为第一主栽品种,种植面积2000万亩,占比近70%。

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全球苹果套袋第一大国,2000万亩的富士系苹果几乎全部需要套袋,以一亩地套一万个袋计,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的套袋期里,苹果园里呼啦啦都是袋!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套袋期后,苹果套袋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首先是用工大,增加了成本,其次还有品质下降等其他问题。那么,为什么我国苹果会套这么多袋?可以不套袋吗?可以苹果生产“轻简化”吗?

苹果套袋,也曾风光过;苹果不套袋,已是大势所趋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马锋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苹果套袋技术最早起源于日本,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入,到了90年代,苹果套袋已经成为我国苹果生产过程中花果管理的一项常规技术,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苹果套袋的大国。

之所以引进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一是因为当时病虫害特别是食心虫比较难以防治,使用毒性大的农药会导致果实农药残留超标,还有果品外观较差、套袋劳动力成本低等一系列因素;二是我国从日本引进红富士并大力推广,成为我国苹果的主栽品种,而当时的红富士在我国多数产区果实着色不太理想;三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提高,对苹果外观(色泽、光洁度)的要求提高。

不可否认的是,套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确实在预防苹果果实病虫害(特别是果实食心虫)、提高外观等级、降低农药残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生产成本大,而且逐年增加。套袋已经成为苹果单项技术中成本最大的一个环节,目前苹果集中栽植区每亩果园套袋平均花费2000元,基本占到了苹果种植总成本的1/3。同时,套袋降低了内在品质,风味变淡。因为套袋果实受光照时间少,含糖量和硬度都显著降低,影响苹果的货架期,套袋果实容易缺钙,容易发生苦痘病等生理病害。

在这种背景下,免套袋技术,即让本来就不套袋的苹果重归不套袋的技术就应运而生。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若干年前即开始了苹果免套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当然,此不套袋已完全不同于三四十年前的不套袋,而是一种既要保证不套袋好处,同时又要规避传统不套袋弊端的新型的综合性的技术体系。

马锋旺介绍,这个体系包括以下技术环节:

一是采用优质品种,选择品质优、着色快、着色度和光洁度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近年来我国从红富士中选出了许多容易着色的富士优系,如烟富系列、龙富短枝等,也从国外引进了福布拉斯等外观更好的富士系品种,还通过杂交选育出如鲁丽、华硕、秦脆、瑞香红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为免套袋栽培提供了品种基础。

二是创造良好果园生态环境。改传统的乔化稀植为矮砧密植,通风透光和田间作业条件更好,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强;果园生草,改善果园小气候条件。

三是建立标准化果园管理技术体系,包括标准化的树体管理、土壤管理、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技术。

四是建立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农业技术及矿物源、植物源农药应用和高效低毒农药精准使用技术。

“上树套袋、摘袋,加上疏果、摘叶、转果,一棵树不摸它个五六遍,这苹果就下不了树”

山东省莱州市,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区,该市的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合作社,有幸成为了全国首个苹果免套袋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

合作社理事长王景波告诉记者,他种植苹果已有12年,合作社种植苹果2000亩,原先有1500亩是需要套袋的,不只富士套袋,连花牛、嘎啦也套袋。

“上树套袋、摘袋,加上疏果、摘叶、转果,一棵树不摸它个五六遍,这苹果就下不了树!”他说。

小龙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苹果免套袋技术的推广,到现在,其2000亩苹果树、19个品种全部施行了免套袋技术。因为光合作用增强,虽然外观稍“不好看”,但营养丰富,口味、品质更好。而且平均产量还增加了10%,因为不套袋苹果的平均单果重量要大于套袋苹果。

“苹果就是要见光的,我一定要种‘阳光’苹果”

“苹果就是要见光的,我一定要种‘阳光’苹果。”李海民说。

说起苹果免套袋,有个果农是必须要提的,因为他不仅种植免套袋苹果,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指导下,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苹果不套袋协会,这个果农就是陕西省洛川县的李海民。

李海民,身份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个:洛川县不套袋阳光苹果协会会长、洛川县亿民有机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园艺、植保、营销,这是李海民对做好免套袋苹果的总结。在把免套袋苹果种好后,李海民也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产品的推广环节,主打“阳光”牌。同时,还多次举行客户进园采摘品尝活动,以推广免套袋苹果。

与此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在洛川县做着免套袋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近年来一直依托洛川苹果试验示范站开展免套袋苹果优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2021年,洛川县苹果免套袋栽培达到2万亩,改变了过去全县53万亩苹果需要套袋的历史。

从商品效果看,套袋苹果最大的问题是好看不好吃,而且过分集中于晚熟季

甘肃省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100万亩,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苹果种植县。由于苹果在当地的重要性,该县于2013年即成立了静宁县果品果树研究所,一个县里成立一个果品研究所,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而这个果品果树研究所现在已经成了当地推广免套袋苹果的主力军。

静宁县果品果树研究所所长李建明介绍,该研究所从2019年开始推广免套袋栽培技术,并大力推广自主研发的两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晚熟苹果优良品种,分别为成纪一号和静宁一号,用以替代现在老果园的富士系苹果。其中,成纪一号在平凉市范围内种植面积已接近20万亩,亩效益比原来的普通品种提高30%以上,静宁一号在平凉市推广种植了七八万亩,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而栽培技术方面,则是加快种植模式革新,大力发展矮化密植、水肥一体、机械务作、数字管控的现代果园。

杨良杰,山西省运城市果农,运城市中农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告诉记者,从商品效果看,套袋苹果的最大问题是好看不好吃,越来越酸,同时因过分集中于晚熟季,所以这几年富士系的种植效益普遍不太理想。因此,中农乐目前推广的免套袋技术,许多是从老果园更换新品种开始的,目前主要推广的有瑞雪、嘎啦、鸡心果等等。

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看起来只是一个生产环节里的小技术,却涉及到了我国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树形的重新选择、栽培方式的变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以及广大国人对“好苹果”的再认知

马锋旺介绍,免套袋技术不仅可以把果农从沉重的套袋负担中解脱出来,同时以此为契机,还会引发我国传统果园品种更新换代的又一次浪潮。

马锋旺认为,目前我国苹果免套袋技术的推广正处于起步阶段。以2021年为例,全国富士系免套袋技术推广了15万亩,虽然改变了过去富士系苹果全部套袋的局面,但在我国2000万亩富士系栽培规模的大盘子下,这个比例还很低。今后继续推进还需要从优新品种培育与推广、果园生态环境改善和免套袋配套技术方面进一步着力。

另外,苹果免套袋技术的推广还需要消费者观念的转变,应该建立起“苹果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理念,当然,这自然有个前提条件,即外观即便不是很好看,但至少也不能难看,而外观不难看免套袋苹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所以,苹果免套袋栽培技术,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生产环节里的小技术,却涉及到了我国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树形的重新选择、栽培方式的变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以及广大国人对“好苹果”的再认知。

(据《农民日报》)

编辑:王 婕

标签: 种植面积 果树研究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