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区阳春镇:党建领航兴产业惠民生促振兴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近年来,南郑区阳春镇着力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模式,立足资源和传统优势,通过党建引领、产业示范、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环境生态化、村风文明化的业盛民富新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把党建赋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该镇大力推进强基、铸魂、固本三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以“网”筑根基,“党建+网格”为总框架,建强村五级组织体系,建成标准化村级党组织10个,细化村级网格207个,选聘网格员492名,推行党组织书记“6321”工作法,推动村级事务联管、矛盾联调、发展联动。以“文”聚共识,围绕“三乡”推出“三讲”,结对培育新乡贤181名,建成农耕体验园、盐铁古道农耕文化展示区和水库湖韵节点景观3处,打造竹马灯等历史文化长廊4处,彩绘“筑梦小康文化墙体”20余面,让文化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创”强为引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高质量发展融入党建实践中,点线面一体布局,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262名,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8个,引进现代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5家,争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个,打造区级人居环境整治村和红色资源示范村10个,陈村—苇池成为汉中“山好、水好、花好、东西好”的形象代言地。
以强基固本惠民生,通盘实施民生、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82个,累计完成投资2.6亿元,先后建成环线主干道56公里、人行步道内外环线28公里、文化广场3个、千亩果园灌溉系统和水库核心区加固美化工程等,镇域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以生态长廊亮底色,围绕“一心一环三园区”布局,以水库500亩核心湿地和5000米漫游生活体验长廊为重点,发展油菜花观光园2600亩,鲜果采摘园1700亩。全镇建成有机大米种植基地6000亩、油菜种植基地13000亩,“乡见陈村”一期建成投用,已成为乡村旅游“打卡地”。
以强链驱动汇合力,围绕观光体验生态链,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链,并依托“旅游+”“网红+”“生态+”等模式,放大旅游、农林、文化、康养等叠加效应,持续举办“花海阳春、醉美陈村”系列活动,精心策划“亲子游”“主题游”“营地游”等旅游精品,帐篷营地、乡村篝火和卡丁车等沉浸式旅游项目持续火爆。近年来,旅游、网红、生态“三大经济”拉动镇域增长9.5亿元。(石夏草 梁彦军)
相关阅读
-
陕西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开...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全球看热讯:商洛市山阳县:“三抓三强...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商洛市山阳县:“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国...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雨丹协作结硕果 许家塬村产业兴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陕西榆林横山区:“一件事一次办” 让...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