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助力小麦增产“保卫战”
在小麦春耕春管时期,植保无人机在全国多地上演增产“保卫战”。
在新疆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托万克阿热勒村的一处滴灌小麦田里,无人机植保团队正在对小麦开展统防统治,使用植保无人机喷洒药物、水溶肥。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还就无人机配药、喷药、操作技术以及田间管理等知识给农户作了详细解答。托万克阿热勒村村民艾麦尔·麦提尼亚孜今年种了100亩小麦,他告诉记者,以前打药都是自己背着喷雾器打,100亩地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打完,费时费力,防治效果还很一般。如今,采用无人机打药,不到1个小时就全部打完了,这让他特别高兴。“如今科技的发展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我会好好学习无人机的操作,用科技来助力农业生产,增加我的经济收入。”艾麦尔·麦提尼亚孜说。
阿瓦提县昌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阿布力克木·麦亥麦提说:“从今年4月至今,公司已经喷洒了800亩地,效率非常高,计划全年喷洒5万亩地。”
据了解,阿瓦提县有2家无人机植保飞防公司,共有350余架无人机可供调配。目前,全县小麦飞防作业正有序进行。
利用无人机助力小麦增产的一幕也在河南省上蔡县上演。
“扬花期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多数农户抓不准扬花期、使用的农药质量参差不齐、农药配比缺少专业指导。”上蔡县农业专家谢卫华告诉记者,上蔡县今年小麦种植面积约为144万亩,涉及26个乡镇(街道),病虫害统防统治任务重、时间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上蔡县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与设备多、经验足的农业公司合作,共调动近千台无人植保机,同时开启作业。上蔡县副县长胡焕焕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户自己喷洒农药,一亩地成本在20元以上,并且效果还不能保证。统防统治费用分摊到每亩地,平均喷洒成本在12元左右,按照去年的经验,亩产增量在10%左右,农户既不用担心病虫害的影响,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产量增长,一举三得。
麦吾兰江·莫明 茹先古丽·阿迪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李道忠
编辑:于婷婷
相关阅读
-
陕西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开...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全球看热讯:商洛市山阳县:“三抓三强...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商洛市山阳县:“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国...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雨丹协作结硕果 许家塬村产业兴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陕西榆林横山区:“一件事一次办” 让...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