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结果出炉——

2022-04-26 09:00:43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欧阳靖雯

4月25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拼多多共同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云南省农科院提供本地支持的第二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结果正式揭晓。

经过激烈角逐,从全球15支团队中脱颖而出的4支决赛队伍在云南昆明各自的数字温室展开了一场为期六个月的“AI番茄”种植决赛大比拼,通过不断完善种植方案,利用营养模型、栽培、环境控制、算法控制等多元化技术,以绿色可持续的方式生产出了高品质、高产量的樱桃番茄,初步探索了商业化可行性。最终,经评审组打分和种植结果测量,来自北京的“番茄快长TomaGrow”团队摘得冠军。

此次大赛评审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担任组长,并汇聚了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国粮农组织、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等国内外数字农业领域的诸多顶级专家。据了解,大赛旨在鼓励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投身到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中,让更多全球顶尖的农业科技在中国应用并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参赛队伍更加年轻化,本次入围决赛的团队,“90后”成员占比达到了80%。他们中既有来自国内外高校的青年农业科学家,也有许多一线农业科技公司的技术高手。这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农研工作者开始崭露头角,用技术实实在在地赋能农业。

在大赛线上峰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CarlosWatson)表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为全球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我很高兴地看到参赛团队将诸如数据分析、智能管控云平台等技术,用于番茄种植,在提高产量之外,还提升了营养。这些青年才俊开发出来的本地化的番茄种植解决方案,最终将可能被商业化,为当地农户带去切实的产量提升。”

赵春江表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为智慧农业在中国落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4支决赛团队的种植方案各具特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评审组成员李道亮介绍,有的队伍通过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的模型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有的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提高病害识别的精度;有的则通过不断改进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来提高种植决策的科学性;还有的把智慧管控的“云平台”用于生产的管理和控制。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让种植者更高效地去管理温室,更快速地去掌握技能,也能够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去管理更多的园区,这次比赛我们做了一个尝试。”冠军团队队长徐丹介绍,他们利用算法成功将北方温室里积累的经验应用到云南,在3个多月的采收期内,实现了每平方米12.5公斤产量,并对病害进行了3次预警。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业传感器、农业模型和核心算法、智能农机装备等核心关键技术,还需要坚持创新和突破。据拼多多高级副总裁朱建翀介绍,通过本次大赛可以看到,传感器、算法、补光等一系列的农业科技低成本应用,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我们坚信技术的迭代和推广能为农产品创造更多的附加值,为广大农业种植者带来更多的收入。”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必将引领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座的各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可以将事业发展放到农业的广阔天地中,这里会让大家大有所为。”赵春江总结道。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王 婕

标签: 人工智能 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