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埇桥区:石山披绿兴生态 绿色发展有未来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北部石质山岩裸土薄的山头上,传来叮叮当当的锹镢声,侧柏、黄栌、乌桕等树苗,被一一栽进挖好的树坑中,为荒山涂上了一抹淡绿。
没路修路,没土运土,没水就分级提水上山……新植树苗一周内要浇三遍水来保持水分。立春以来,地处夹沟镇七里村巴山的后山上,工人们每天都在约45°左右的山坡上运送树苗、挖坑栽树。
栽树工人朱迪说:“为了确保树成活、山变绿,大家都像养育孩子一样呵护每一棵树苗。工作条件虽然艰苦,但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这点苦算什么。”
拂晓集团扶疏园林公司副总经理李佳宝告诉记者,荒山造林属实不易,大型机械上不去的地方需要人工刨坑,树苗也需要人工一棵棵背到山上种植点。这里作业面积有419亩,设计栽植侧柏、乌桕以及连翘等树种。在绿化过程中,区林业部门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保证“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植树现场,工人们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在和煦的春风中,片片绿意随着挥舞的锹镢嵌进裸岩之间。区林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赵红介绍道:“受自然条件限制,埇桥区现在没有绿化的荒山多为难啃的‘硬骨头’,多年种树不见树,要想把荒山变金山,就要下定决心啃‘硬骨头’,把这片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埇桥区坚持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工程推动、造封结合、专业实施的原则,始终把荒山绿化作为造林重点工程来抓。2022年始,重点实施S407和206国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山体增绿添彩工程,科学设计彩叶树种混交林,打造“百里秀美山川”特色。在树种配置上,主要使用耐旱耐瘠薄的侧柏等常绿树种,另外还有五角枫、乌桕、油桐等用材树种和彩叶树种,既注重填绿,也注重添彩。
自实施林长制以来,埇桥区全面落实区、乡、村三级林长负责制,推行“一林一警、一林一技”,确保每个山头地块都有林长,都有专人保护。截至目前,已完成山地绿化16.1万亩,占全区山地总面积73.5%,实现了埇桥区荒山绿化的突破性进展。
区林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郑成武表示,埇桥区将以巴山石质山绿化为突破口,鼓励推动林果业上山上坡,充分发挥森林“四库”作用,全面拉开全区石质山攻坚绿化工作序幕。下一步,继续以石质山增绿、林业增效为重点,为实现全区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埇桥打下坚实林业基础。(张欣欣 丁丹丹)
相关阅读
-
陕西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开...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全球看热讯:商洛市山阳县:“三抓三强...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商洛市山阳县:“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国...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雨丹协作结硕果 许家塬村产业兴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陕西榆林横山区:“一件事一次办” 让...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