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讲团结促发展——柳城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全县先后有2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共有4个自治区模范集体和示范单位、40个市级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2019年度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专项绩效考评,获全市第一名……
这一项项荣誉,体现出近几年柳城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斐然成绩和全县41万人民付出的巨大努力。在柳城这片汇聚着汉、壮、瑶、苗、侗等27个民族的热土上,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县上下围绕“感党恩、讲团结、促发展”主题,以“三个阵地”“五大联盟”“十大工程”“百名模范”为抓手,探索出一条符合柳城实际、成效显著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党旗红”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
县委坚定担负起创建工作主体责任,坚持从大局上谋划和推进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创建工作写入党委和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部门工作计划,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整合全县力量高位推进。
县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在“大统战”格局下动员各级党政机关争当表率,在履职尽责中找准创建工作结合点,推动创建工作提质扩面。建立由县四家班子领导与部门、乡镇、企业联盟,部门与部门联盟,部门与挂钩村屯联盟,乡镇与乡镇联盟,村屯与村屯联盟的“五大联盟”。实现民族团结联创、区域发展联建、精神家园联筑、节庆活动联办、社会治理联建的共创模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协同发展新格局。
柳城县制定《柳城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细化部门、乡镇的任务和职责。定期汇报,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有序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经费从之前的7万元追加到2021年的84.4万元。
聚人心构筑民族团结根与魂
“覃村学堂”体验基地、文昌小学教育基地、县委党校研究基地等三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阵地,充分利用柳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的科研成果,与广西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对接,作为重要实践承载基地,成为集教学、研究、交流、合作为一体的智库平台,每年接待县内外参加学习人员达3万多人次。
以阵地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柳城县启动“感恩”工程、“同心”工程、“金种子”工程,建设各种同心文化载体,丰富宣传教育形式;深入挖掘柳城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等“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教育更加鲜活、立体;实施一批节、一批舞、一批歌、一批书画、一批刺绣、一批故事、一批主题公园、一批文化载体、一批教育基地、一批特色村寨“十大工程”,充分发挥“百村百戏”知名文化品牌作用,利用广西百节之乡、壮欢之乡、彩调之乡、书法之乡优势,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壮欢、彩调、山歌在全县广为传唱,通过舞蹈、书画、刺绣、楹联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百姓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中。
促发展提升民族团结幸福感
柳城充分发挥柳州城市后花园优势,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富裕,被评为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
脱贫防贫成效显著,实现21978贫困人口脱贫、2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全区扶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为了转变全国唯一的仫佬族乡——古砦仫佬族乡基础相对差的现状,县委、县政府融资30亿元,对整个民族乡进行全方位打造,目前已到位资金9亿元,用实际行动和重大建设成果,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柳州市城建集团投资28亿元打造的凤山文旅小镇正在加紧推进,沙埔产城融合示范镇、洛崖知青文化小镇、古砦民族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等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也因此成为自治区重奖的六县(区)之一。
相关阅读
-
陕西榆林市乡村振兴规划发展指导中心开...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宝鸡市渭滨区:新民巷好吃街火了,果然...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全球看热讯:商洛市山阳县:“三抓三强...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商洛市山阳县:“四个强化”扎实推进国...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雨丹协作结硕果 许家塬村产业兴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陕西榆林横山区:“一件事一次办” 让...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