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山东省济宁市 推进电梯安全保险三年全覆盖

2022-04-19 17:40:42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山东省济宁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办好电梯安全民生实事,着力提升电梯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积极守护百姓乘梯安全。

实事惠民,每台电梯一份长期“保险单”

长远谋划,实现电梯保险4年全覆盖。2021年,济宁市将“电梯安全责任险”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推进电梯安全保险三年行动方案。方案规定,2021至2024年,市、县财政出资为全市所有在用电梯购买责任保险,积极引导承保机构开展“保险+服务”。

便民理赔,提升群众电梯保险获得感。济宁市科学测算调整保险赔付额度和内容,每台电梯累计事故赔偿限额由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将故障困人超过30分钟开始赔付降低为超过20分钟开始赔付;对“7812345”电梯安全运行监控服务平台记录达到赔付标准的直接赔付,保险受益面大幅扩大。电梯安全保险全覆盖实施以来,已赔付48例,累计赔付42402.5元,切实增强了群众电梯安全的获得感。

技术服务,助力电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通过电梯保险,济宁市引入第三方机构,每月对电梯平台统计故障困人率排名前10的使用单位进行专项检查;每季度对故障困人率排名前10的电梯维保单位组织专家查隐患;每年对120台老旧电梯开展公益性安全评估。

数据赋能,三大平台成为监管“增效剂”

科技赋能,提高电梯困人救援效能。济宁市持续保证“7812345”电梯平台在用电梯100%全覆盖,自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救援人员平均到达时间为9.34分钟,平均救援完成时间为4.49分钟,大幅提高了电梯应急救援能力,赢得被困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致好评。

数据互通,实现电梯信息多平台共享。结合新形势下监察、检验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济宁市做好山东省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系统、“7812345”电梯平台和济宁市特种设备检验管理系统三个平台信息互通,实现了监察、检验数据联动,达到了“工作人员少跑腿、业务数据多跑路”的效果,实现电梯业务工作的提质增效。

问题导向,推动电梯分级分类精准监管。济宁市全面推动电梯维保单位分级分类监管,出台《电梯维保单位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对全市151家维保单位进行了信用评定。针对夏季困人高发电梯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据“7812345”平台困人数据统计,2021年实施夏季高温检查后,8月份电梯困人数量大幅下降,同比下降了33.77%,环比下降了18.82%。

社会共治,群策群力共筑安全“防火墙”

公开透明,实现公众有效监督。济宁市统一制作《电梯安全公示牌》,全市38760台在用电梯规范张贴公示了电梯安全“四标”(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标识、电梯使用标识、电梯维护保养标识、特种设备使用标志),公众能够全面了解乘梯状态,从而对物管和维保单位有效监督,及时排除电梯安全隐患。

接诉即办,解决公众急难愁盼问题。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明确办结时限,监察人员对接到的投诉举报快速响应,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始终坚持问题在一线解决。同时,建立约谈制度,并纳入使用单位月度检查和维保单位季度检查计划,督促维保单位和小区物业切实履行职责,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教”“练”结合,增强公众安全意识。2021年,济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百场培训进千家万户活动”,深入小区、校园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教育75次、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43场次,现场发放电梯保险明白纸3100余张、乘梯安全手册1200余本。

标签: 实事惠民 乘梯安全 实践活动 保险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