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巾帼英雄”进村入户,筑牢杨凌乡村“疫线”防护网

2022-03-16 10:52:29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做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3月11日晚上12点47分,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眼科工作人员张焕春接到通知,3月12日早上7点,需要前往防疫一线支援采集核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张焕春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李,连夜把4岁多的孩子送到婆婆家。

3月12日早上6点,天黑乎乎的,张焕春起床收拾,吃完早餐。7点不到,就进入到需要做核酸检测的大寨街道办蒋寨村。

和张焕春同组的还有同事席佳惠,她们到达目的地后,片刻不停歇就投入采核酸的工作中。

“群众看到我们时,纷纷动起来,都来帮忙,大家搭帐篷,拉起警戒线,主动维持秩序。”张焕春说。

有些村民因年纪大,行动不便,核酸检测队就安排人员提供上门取服务,确保核酸检测不落一人。

核酸检测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控要求,每做一次核酸采集就严格进行一次手部卫生消毒。

“消毒液喷到手上一挥发,瘆凉。现在天气暖和,还好点。去年冬天疫情防控,每次手卫生消毒都能感到刺骨的疼痛。”张焕春说。

核酸采集工作,多数时候都是早出晚归,大家一站就是5到6个小时,工作结束后又渴又饿,腰酸背疼,脸上和耳廓被口罩压出深深勒痕。每个人每天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4个小时。

张焕春和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喊停,即使前一晚工作到深夜,第二早收到通知后立即起床做好准备待命。

张焕春作为一位4岁小孩的妈妈,每天忙完回到家,就已经11点多了。洗漱消毒完毕,往往超过12点。她想通过视频电话看看孩子,可又不忍心半夜吵醒娃。

张焕春和婆婆通电话的时候,婆婆说,孩子每天问最多的问题就是“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妈妈了”……每当此时,张焕春只有深深内疚,她不能承诺什么,内心却期盼疫情早点结束。

虽然辛苦,但张焕春和同伴们每到一个村,听到村民的关心,内心总是满足的,暖暖的。

“姑娘,你闷不闷,休息一会咱们再做,我们等一会儿,你们辛苦了!”“女子,我娃和你一样大,也在西安帮助社区群众做核酸呢,看到你我就想起她。”“谢谢你们,每天这么早来,那么晚回,白天总是站着,连个厕所都上不了……”听到乡亲们说的话,张焕春一瞬间觉得为大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所有的苦累都化成了一缕微笑。

眼看春分就要到了,此时的杨凌万物复苏。张焕春说:“我们虽然累,虽然辛苦,但再苦再累也不会改变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我们相信,大地回春,离疫情消散不远了。”

杨凌发生疫情以来,杨凌示范区医院迅速组建一支258名业务过硬的核酸采样队,各职能部门加班加点提供保障,3月11日、12日,两天时间在大寨、李台、揉谷3个镇办52个村(社区)、C馆南广场、大寨教育局、院外共设立236个核酸采集点,院领导全部到现场督导。他们以昂扬的斗志,全力投身战“疫”一线,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战役全力以赴。(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胡润田郭媛媛王伟千丁育策)

标签: 工作人员 没有一个人 视频电话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