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工业互联网培育行动 打造德州数字产业新高地
2月25日,在德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德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开国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将是德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刚刚闭幕的市第十六次党代会绘就了德州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宏伟蓝图。要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聚精会神,迎难而上,狠抓落实,把规划目标变成任务书,把发展蓝图变成施工图,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全力上赶争、走在前、创造新辉煌。重点在九个方面持续发力:
——持续发力塑优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更强“德州制造”。坚定不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聚焦电子信息及材料、绿色化工及复合材料、食品加工、高端(环保)装备、生物医药、体育器械和特色轻工纺织等七大制造业,有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先导产业引爆跨越,力争电子信息及材料、绿色化工及复合材料、食品加工、高端(环保)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特色轻工纺织产业突破500亿元,生物医药、体育器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要保300亿元、争500亿元,打造特色体育名城、功能食品高地、半导体产业新增长极。培植壮大“双50强”和链主企业。力争千亿级企业实现突破,500亿级2家以上,100亿级10家以上。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施工业互联网培育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
——持续发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贡献更多“德州元素”。全面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统筹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点科研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科创综合体,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倍增。抢占数字赋能新赛道,创建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构建智慧便民的数字社会,促进社会数字化转型。实施“人才兴德”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完善市场化育才引才机制,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唱主角,加快产教融合、产才融合,创建职教先进城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打造区域性人才中心,以平台聚人、环境引人、政策留人,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持续发力融入服务重大战略,争取更大“德州机遇”。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建设“一区四基地”,争取建设德州至雄安新区快速通道。全力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济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黄河流域(山东)现代农业科学城。举全市之力建设天衢新区,按照“一年破题起势、三年快速发展、五年取得突破”目标,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现代城市新标杆、改革开放新平台、绿色低碳新示范。
——持续发力放大区位优势,建设更高“德州节点”。强化交通枢纽地位,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南北借力京沪高铁大动脉东西融入沿黄达海大通道,实现“县县双高速”,构建“四纵五横”铁路网、“七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布局建设工业互联网节点,建成鲁北大数据中心,构建链接全国、辐射冀鲁的数字经济服务枢纽。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建设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中国北方对接东盟重要支点城市。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创建北方会展名城,推动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变,再造现代版“九达天衢 神京门户”。
——持续发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更佳“德州示范”。统筹推进“五个振兴”,扛起“三面旗”,争当“先行区”,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篇章。建成全国首个“吨半粮”示范区,推动马铃薯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面向京津冀鲁乃至全国的“中央厨房”。深化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持续发力加快城镇建设,探索更优“德州路径”。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完善“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新型社区”一体化多层次城镇体系。按照“东靠新区引领、西靠运河引爆、德陵一体发展”的思路,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推进现代水网、现代物流网等“七网”建设,提高发展支撑力。科学规划县城整体形态和开发强度,实施“强镇固基”三年行动,加快推进“双镇百村”建设。实施城市更新,丰富服务业态,形成“畅序净美”城市特质,建设有创造力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持续发力优化发展生态,彰显更美“德州印象”。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全域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让绿色成为德州最亮丽底色。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叫响“德商”品牌,遵循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家、善待创业者。
——持续发力促进文化繁荣,讲好更响“德州故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大禹文化和董子文化等资源,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促进重大主题文艺创作,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打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品牌,打造千年运河古貌原真城市、世遗文化展示优秀城市、国际文化融合典范城市,擦亮“大德之州、好运之河”城市新名片。
——持续发力推动共同富裕,提升更暖“德州幸福”。实施中等收入群体五年倍增和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行动计划,夯实增收共富基础。聚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中心城区、城乡学校布局,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高水平创建区域医疗中心,努力解决各类群体住房问题,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聚焦“一老一小一弱”,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基本社会服务平台,打造社会大救助体系升级版,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市域治理,推进民主法治,提升治理效能,守牢“一排底线”,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德州、法治德州。
相关阅读
-
陕西榆林横山区:“一件事一次办” 让...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二十年,焕然一新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石羊农科:金羊饲料为“千亿羊乳工程”...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热议:农业有奔头 农民有盼头 ——陕...
中国农科新闻网是农业科技报社顺应网络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在三农领域 -
速讯:3天接发旅客13万人次 高铁带“火...
昨天下午5时30分,扬州高铁东站进站口、候车室客流依旧不断。扬州高铁 -
畅玩植物塔防类游戏!文章内推荐游戏都...
植物塔防类游戏是一种以植物为主角的策略游戏,玩家需要利用各种植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