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聚焦 >

晶科能源:2022年N型电池组件量产元年

2022-02-24 17:45:40    来源:览富财经网

2021年,围绕HJT电池和TOPCon两种高效电池片的路线之争一度火热,两者同为N型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各有千秋。在经历2021年的大规模扩产后,2022年有望进入N型电池组件量产元年,TOPCon电池加速放量。

晶科能源(688223)表示,公司采用N型TOPCon技术的TigerNeo组件,自去年10月底发布以来,全球签单总量已达到GW级以上,未来策略是加大一体化,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会更趋同。

今年以来,N型组件在电站招标中也明显开始崭露头角。2月14日,中核汇能发布集中采购招标公告,其中单独对N型双面组件进行招标,规模约为0.7-1GW。

据国盛证券研报统计,2022年年初以来,晶科、中来等厂商布局的TOPCon新增产能加速推进,年内或将实现大规模落地,TOPCon等N型技术有望在2022年迎来较大规模的量产应用。

目前,N型电池仍处于市场初期阶段。据CPIA统计,N型电池(主要包括异质结电池和TOPCon电池)相对成本较高,量产规模仍较少,2021年市场占比约为3%,较2020年基本持平。

另据隆众资讯统计,截止今年1月,已投产的N型电池片产能为22.71GW,待建的N型电池片产能为212.29GW。根据CPIA预测,2022年N型电池占比有望从3%提升至13.4%。短期看,TOPCon电池放量更快,2022年底产能有望超过35GW,HJT超过13GW。

当前业内有十余家企业在布局N型产能,到今年年底,N型总体产能将达到40GW。如果以全年200GW装机预期看,占比达到20%,因此,2022年更有希望成为N型组件元年。

N型单晶电池相对P型单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优势显著,因此对其实现替代已是发展势趋势,而成本因素则决定其市场渗透速度。晶科能源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臧鹏飞表示,晶科的TOPCon电池生产成本已经接近perc电池生产成本,未来从组件和垂直一体化层面看,有望更快持平。

晶科能源已建立了从拉棒/铸锭、硅片生产、电池片生产到光伏组件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能,截至2021年底,公司单晶硅片、电池、组件有效产能已分别达到32.5GW、24GW和45GW。

在N型组件上,公司继续推行一体化建设战略,而N型组件的核心在于电池片的供应。公司2021年11月推出的N型TOPCon组件新品TigerNeo,转换效率最高22.30%,量产输出功率最高620Wp;2022年1月8日,晶科能源再次宣布其8GW高效N型TOPCon电池在合肥正式投产,海宁基地首片N型电池片也于日前成功下线。

根据目前计划,今年年底N型电池产能预计达到16GW,N型组件的电池基本实现自供,未来策略是加大一体化,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会更趋同。

标签: 晶科能源 单晶硅片 电池片生产 一体化建设战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