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棉交中心完成“场外保值贷‘保险+期货’”首单理赔-速看料

2023-06-19 09:04:20    来源:期货日报网


【资料图】

为提高棉花现货的流通和资金的使用效率,推动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帮助中小企业提高价格风险防范能力,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粮棉油部牵头发起,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棉交中心)参与组织,推出了棉花“场外保值贷”项目。2021年,在原有“场外保值贷”业务模式的基础上,棉交中心配合农发行上海分行给予专用授信额度推出“仓单贷”,进一步扩大了保值贷业务的交易规模。2022年,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叠加海外各种因素,使棉花价格大幅下跌,对新疆棉花生产、流通和下游棉纺织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在新的形势下,主办各方为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切实服务实体企业和棉农,创新推出了“保险+期货”项目,并于6月15日完成首单理赔,金额97500元,涉及籽棉6200吨,新疆玛纳斯县84户棉农因此受益。

“保险+期货”是中国期货业与保险业为解决农民收入保障问题合作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已连续7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不仅是金融市场服务“三农”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更是期货行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在“保险+期货”模式中,由保险公司为棉农提供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实现第一次风险转移),由期货公司为保险公司提供类似“再保险”的风险转移方案,并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实现第二次风险转移),最终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或下跌等市场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来承担。

本次“场外保值贷‘保险+期货’”项目试点,保险费用由招商期货承担,大地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承保,招商期货风险子公司协助保险公司完成“保险+期货”的风险对冲。棉交中心推荐多年来积极参与“场外保值贷”的新疆玛纳斯银天棉业有限公司参加。银天棉业通过“期货+保险”锁定棉源,与棉农进行二次结算,如籽棉上涨,二次结算费用不需企业承担,由保险予以赔付。棉农通过“期货+保险”所赠予的保险,获得销售后一段时间棉花价格上涨的收益,避免农户惜售心理导致农户不愿卖货的情况。保险公司作为“期货+保险”的通道,收取保险费用并向期货风险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对冲风险。农发行提供信贷支持,为核心企业购买标准仓单提供棉花仓单融资贷款。棉交中心提供交易服务,银天棉业收购的籽棉加工成皮棉后,在棉交中心交易平台完成销售。

2022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棉花价格振荡剧烈,大部分棉花产业上游企业经历亏损,棉农售棉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新疆玛纳斯,据当地人介绍,最近几年,棉花价格波动剧烈,植棉收益年度间差异较大,稳定性不强,这让当地棉农犯了难。

相关轧花厂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今年的项目对棉农起到价格保障作用,让棉农更放心地出售棉花,不仅让棉农资金快速回笼,也提高了我们籽棉采购加工效率。”

“‘保险+期货’模式是中国期货业与保险业为解决农民收入保障问题合作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借助保险易于被农民理解接受的特点,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引入田间地头,化解农民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风险的同时,借助期货市场实现保障农民收入和分担价格保险赔付来源的目的。传统的‘期货+保险’一般由政府、农民或其他主体各承担一定比例的保费,其中,农民承担保费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很低,大部分都由其他参与主体承担,公益性质更为明显。所以,传统模式因受制于保险费用来源有限,面临大范围的推广问题。本次试点由农发行以信贷业务为支撑点,延长‘期货+保险’链条,将模式延伸至下游订单环节。通过整合棉花收购为基础的产业链各相关环节,各参与主体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以期货交易模型与产业链闭环结合的方式参与交易将这部分让利作为保费的主要来源之一,从而实现‘保险+期货’的保费来源及业务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是‘期货+保险’市场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农发行总行粮棉油部总经理李楠说。

“场外保值贷‘保险+期货’”项目试点激发了金融期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能,借助保险易于被棉农理解接受的特点,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引入田间地头,化解了棉农直接参与期货市场时的各方面劣势。有助于增强棉农的收益,促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该模式创新汇集了各方力量,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局面,助力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棉交中心从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努力,为产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专业力量。

标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