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世界球精选
(相关资料图)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王莹)5月22日,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宣传活动在昆明举办。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
开展生物多样性濒危现状评估和红色名录制订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界的共识,是各国政府制订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规划的依据和前提。2013年和2015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别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红色名录自发布以来受到国内外保护生物界的广泛重视,成为我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科学依据。
近十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力度不断加大、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的分类、系统进化和保护等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于2020年再次联合对红色名录进行科学调整,最终形成此次发布更新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实现对中国现有分布的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生存状况的全面评估和更新。
据介绍,本次评估汇集了全国相关研究院所、大学等数百位专家的力量,覆盖了全国野生高等植物39,330种(包括种下单元)、脊椎动物(智人除外)4767种。
与上一次评估工作相比,本次评估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评估的物种数量有较大增加。本次评估涵盖了高等植物39330种,较上一次增加4880种;脊椎动物4767种,较上一次增加410种。
二是物种基础资料得到了极大丰富。本次评估中,有595种高等植物和157种脊椎动物因相关数据得到补充,其濒危等级获得了更新评定。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受威胁物种的变化情况。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的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脊椎动物受威胁状况的恶化趋势有所减缓,部分物种濒危状况持续向好,但是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整体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
中科院供图
标签:
相关阅读
-
株洲芳纶纸走进央视《非遗里的中国》撕...
15:17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张咪通讯员刘艺锋胡欢一张薄薄的纸... -
每日观察!光遇重组季的装扮里谁是传家宝?
光遇重组季的装扮里谁是传家宝?在光遇这部游戏中重组季是光遇迎接 -
观察:一渣到底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一渣到底
1、呐。2、你要的一渣到底。3、采纳?。相信通过一渣到底这篇文章能帮到 -
今日播报!朴振英_电梯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朴振英电梯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 -
环球速讯:合同的成立的要求
1、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2、当事人应是在自愿的基 -
本田因后视摄像头故障在全球召回130万辆...
本田因后视摄像头故障在全球召回130万辆汽车报告显示,相关零部件的供